面对自闭症孩子,家长最应该拥有这6种心态!

图片

"

 

我是高龄产妇,我依然记得当我得知自己怀上孩子的时候是多么的激动,在医生的诊室里抱着丈夫流下了激动的泪水。

 
怀孕期间,我关注了几十个育儿号,加入各种妈妈群采买各种婴儿用品,期待着他的降生。
 
但是命运似乎给我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,孩子出生一年后,发现他从来不与我目光接触,最后到医院被确诊为自闭症。
 
图片
"

 

有多少家长像这位妈妈一样,曾经怀着期盼的心情拥抱一个新生命,但是最后得知孩子是谱系孩子后,陷入了迷茫、失落、歉疚

 

养育孩子本来就不容易,养育一个谱系的孩子更是开启了hard模式

 

不少家长在孩子确诊后,不敢相信,到处寻医问诊

 

到处查询资料,各种听过的和没听过的疗法都去试

 

为了照顾孩子放弃自己的工作

......

 

面对孩子的现实情况,一些家长依然保持乐观,在他们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心态?又是什么促使了他们心态的转变?

 

我们采访了6位在维儿康做康复干预的家长,让我们走进他们,一起来看看他们身上的“神奇”力量

 

1
 
 
不自我牺牲

 

图片
乐乐妈
 

 

生乐乐之前,我在互联网公司工作,工作压力大,经常996。生乐乐之前觉得年轻累点没事,但是生了乐乐之后,这份工作让我很少时间陪伴乐乐,每天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,以至于我很晚才发现乐乐的异常行为

 

得知确诊结果之后,一下子把我击垮了,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关心孩子太少,我是不是一个好妈妈?我曾经在深夜痛哭,思考是不是该辞掉这份工作,全职照顾乐乐。

 

最后我的确也这么做了,但是全职那几个月,非但没有帮到乐乐,反而把自己整抑郁了。我每天所有的时间都围着他转,但是他却丝毫感觉不到。还有好几次,我因为他听不懂我的话而大发脾气。我感觉为了他,我牺牲那么多,但是却一点用都没有。我还自己在网上搜干预方法进行家庭干预,但是干预效果并不好。

 

后来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,在一些自闭症家长群里,我了解到有机构可以做系统的干预,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康复了3个月,终于看到了孩子的进步。

 

现在将孩子送到机构之后,我有了自己的时间,找了一份时间灵活的工作,方便照顾乐乐。有了自己的时间之后,感觉心情都不一样了,晚上回家陪伴他做家庭干预也更有耐心。

 

 

TIPS:

照顾谱系孩子本来就不易,如果24小时365天完全围着他转,没有一丝喘息的空间,那么家长的精神是很容易崩溃的,适当给自己放松一下,告诉自己“你已经做得很好了”。

 

要知道你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,千万不要迷失自己。



 

2
 
 
顺其自然不强迫

 

图片
李爸爸
 

 

 

“我是一个从小被比较长大的孩子,其实我也知道被比较的滋味。

 

自闭症的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本来就比一般正常的孩子发展慢,如果我们总是执着于他的认知能力、语言发育能力,能不能说出一个词、说出一个句子来评价他,将他与正常孩子比较其实是一种‘拔苗助长’。

 

现在我对他的要求就是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就好。顺其自然,每天进步一点,就是他最好的成长方式。

 

 

 

TIPS:

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自己的花期,不要跟旁人比较,要顺应孩子的发展,根据他的能力一步步来,你会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都会让你欣喜万分。

 

3
 
 
消除焦虑把他当正常孩子

 

图片
辰辰妈
 

 

 

“痛苦焦虑一开始肯定都有。尤其一开始的时候,我的情绪每天都是紧绷着的,每天都向老师打听,孩子有没有进步,有没有达到预期。当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就会很焦虑。

 

这种焦虑很容易被孩子捕捉到,辰辰也会跟着紧张、害怕、不知所措,干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。

 

我的转变是从听讲座开始的,之前参加维儿康的专家讲堂,罗教授说了不要总是将他们看成问题孩子,他分享了一个案例,之前一个孩子来看病,他安排了孩子一个很简单的任务,将听诊器拿给妈妈,就是通过这么简单的一件事,和他建立了联系。

 

我开始反思,总是将他看成问题孩子,就是不断拉开我和他的距离。我开始去放松去理解他,会去思考为什么辰辰会这样做。很多时候他表现不好,不是他想的,背后可能有原因。作为家长,能做的就是了解他们并从心底接纳他们。

 

当然,在公共场合辰辰的一些异常行为还是会引来很多奇怪的眼光,我有时候也会顶不住。现在仍在慢慢学习去接纳。不过我希望大家对这些孩子不要当他们是病人看待,我们不需要得到特殊的照顾,但是希望得到包容和接纳,将他当成普通小孩。”

 

 

 

TIPS:

带着焦虑的滤镜看孩子,他的一切行为都会让你感觉到不正常。越是指责他,他越做不好。

 

孩子确诊自闭症,家长焦虑是人之常情,但是如果长期焦虑,无论是家庭还是孩子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,与其被迫接受,不如积极面对,帮助他们寻找方法,以行动战胜焦虑

 


4
 
 
保持思考不盲从

 

图片
媛媛妈妈
 

 

“曾经我也是一个很焦虑的妈妈,市面上的干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,但是那时候心急啊,什么方法都想试试,什么音乐疗法、听觉统合治疗、动物疗法等等,我还带孩子做了半年的经颅磁但是不起效果,花费了不少的金钱和时间,还耽误了孩子。

 

后来冷静下来,学习了不少自闭症的知识,发现很多疗法其实是缺少证据证明有效果的。最后还是选择进行系统的行为干预最有效。”

 

 

 

TIPS:

市面上的干预手段有很多,什么干细胞治疗、神经营养药、特效药疗法等等,但是这些疗法都缺乏有效的临床证据。

 

康康明白家长治疗的急切,但是一定要仔细甄别,自闭症干预越早越好,不要耽误了孩子干预的时间。

 

目前国家推荐的干预方式在2010年卫生部办公厅发布的《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》提到:

“儿童孤独症的治疗以教育干预为主,药物治疗为辅。因儿童孤独症患儿存在多方面的发育障碍及情绪行为异常,应当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,采用教育干预、行为矫正、药物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。”    

 

5
 
 
积极家庭干预不偷懒

 

图片
栋栋妈
 

 

“孩子患了自闭症,不能代替他承受这一切,但是我可以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啊!最简单就是在家里给他做好家庭干预。

 

因为这就跟做运动一样啊,只有不断坚持坚持再坚持,持之以恒才能看见效果嘛!”

 

 

 

 

TIPS:

在今年8月国家卫健委在《0~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(试行)的通知》里强调:自闭症干预需要长程高强度干预,每周干预时间应在20小时以上,干预需要家庭和家长积极参与进来。
 

 

6
 
 
维护家庭相爱的环境

 

图片
博博妈
 

 

 

“我觉得我和爱人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在孩子确诊后,没有相互甩锅,而是相互支撑相互扶持,给孩子一个有爱的家庭环境

 

在孩子确诊后,我觉得整个家反而拧成一股绳,一起为孩子的问题找解决方法,从一开始的发现不妥,再跑不同的医院看医生,到确诊后找一家家康复机构对比,再到每天在家给他做干预。

 

我们之间更像是一对伙伴,大家相互打气,在陪伴孩子融合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TIPS:

普通孩子的家庭因为育儿观念的不同,常常也会争吵吵闹,自闭症孩子的家庭因为孩子的状况不佳,常常追根溯源,更容易陷入互相埋怨、争吵指责的漩涡。

 

我们小时候都特别担心爸爸妈妈吵架,其实孩子也一样,虽然自闭症孩子可能不能表达出来,但是他们心里是会感觉得到的。

 

想要孩子健康成长,维护家庭相爱的环境,是每个家庭的必修课。

 

 

 
 
 
 
 

 

自闭症孩子的确给家庭带来极大的影响和挑战,但看到今天采访6位家长的分享,康康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力量:坚持、乐观、抱有希望。也希望这些力量能感染你,让我们一起做内心强大的家长,为自闭症的孩子撑起保护的伞。

 

 

》》》》》END《《《《《
 
 


 
 
 

图片